【What's your next plan?】
在台灣,每當有人問你「你畢業後有什麼打算?」,顯然是個沈重的話題,還要視對方跟你的親近程度做不同的懶人包回答;在面對 Sara 和 Yasmine,我觀察到雖然他們對未來仍有不確定性,但我深刻的感覺到,她們所說出來的計畫,都是「從自己立場出發」,都是為自己做的決定,因為她們只需要負責自己的人生。
我帶著 Sara 和 Yasmine 騎腳踏車來趟台大校園巡禮,聊到台大是台灣top 1的大學,在她們WOW之餘我補充”That's why we could have relationship with Leiden University, you are also considered the top 1 haha“ 她們一聽狂笑,覺得很惶恐他們被說是 top 1,我才發現原來在歐洲,「大學」是什麼並不是很重要,你讀的系所在申請工作時可能比較重要。之前有提過萊頓有「Honor degree」,Sara 説在申請國外工作時,榮譽學程才比較有用,在學校她的朋友大多都是追求歐趴,比較沒有跟別人「競爭」的感覺。
這其實又跟文化差異有關係了。從小,歐洲的學制就是大家都 pass 一定水準的考試後,就能進哪所學校;但台灣的入學標準似乎隨著每年難易度的差別而有所不同。所以每個人都要考到最好,盡量擠到最前面,不要落在危險邊緣;而歐洲的爸媽不太管小孩成績,並且鼓勵他們是「自發性的思考」自己要進什麼學校。我談到亞洲父母會加諸一定期望在小孩身上,Sara 說他從來不 care 她爸媽的期望,考量到自己所擁有的資源後決定自己想往哪走。我在這裡不禁思考:到底是我們自己把父母期望考量進來的,還是父母加諸在我們身上的呢?
其實我覺得都有,一部分可能是因為經濟還沒獨立,必須要依賴著家裡資源因此不得不考量父母心情;另外在亞洲的職場環境下,「研究所」已經像是一個必備門檻,即使自己沒有很想做研究,無法真正不顧旁人眼光的我,一定還是會被壓制在整個社會的期待之下。
還有,補習班文化應該也是造成亞、歐洲非常巨大職涯選擇差異的原因之一。因為補習要花一大筆錢,考生在考試的時候壓力就會更大、更怕落榜;但歐洲沒有補習文化,所有都是靠自己讀。因此沒考上也沒關係,就再思考有沒有更適合自己的工作就好。大概就是,一旦投入太多成本,就會比較執著於某項目標的達成吧?
Yasmine 今年25歲了,但她還在讀第二個學士(中文系),繼續探索自己。歐洲大學學制是三年,本地生直升研究所據說幾乎是零成本,所以幾乎所有的歐洲大學生都會直升碩士(隨便選一個你想唸的)。但 Sara 跟我一樣讀政治畢業,但她認為「政治」太廣了,她也不想隨便選一個領域念碩士,最後發現自己不喜歡會浪費時間;所以決定先工作。她目前在聯合國對面的比利時議會負責處理簽證的事,還驕傲的說她握過比利時國王還女王的手XD很幸運的,在這一年半裡,她真的找到自己比較有興趣的領域了。有了歐洲、美洲的經歷,她接下來想到亞洲看看,說這樣拼圖就湊滿了!之後再回去念研究所。Sara 説跟她同齡的同學幾乎都是直接唸研究所,她算是很特別的例子,我聽了真的很佩服她的勇氣。也許,這是因為歐洲家庭教育的不同使然;但我覺得自己某些地方很像她,因為自己常常也覺得身邊沒有一樣的人跟我走相似的路。有時覺得不知道這條路最後會通往哪裡而惶恐,過程也跌跌撞撞;不過這也真的是我為自己在經過漫長的獨立思考後,所做的人生規劃。我一方面也很欣慰自己是幸運的,不是被逼著做出這些決定。
聽她們說,歐洲的工作職位要求比較細、具體。因此在招聘某個高階主管的時候,雖然你已經在那公司工作很久、很熟悉所有相關工作業務了,但因為你沒有那個「學歷」,你仍然得不到那個位階;所以在歐洲,研究所學歷也蠻重要,跟台灣很像。只是一旦選擇了某個領域,工作機會也相對限縮,所以歐洲學生仍要面對相同的自我探索。只是我感覺,他們並不認為「重唸」的成本很高,但在台灣的社會期待下,不知道為什麼每個決定都好像特別慎重,一旦決定了就回不去一樣,所以面對這些問題的我們才越來越害怕「正視」這些問題吧。
另外聽 Sara 分享她工作的心得:美國工作的福利跟薪水真的很棒,但有時候會加班而且沒有加班費。工作非常難找(她說她非常幸運,實習剛結束,議會就有個職缺下來,主管也很喜歡她)。在美國工作,存錢雖然存很快(她住阿姨家不用付房租),但她還是偏好之後找歐洲企業。這就不得不說歐洲企業對員工真的很佛心,佛心到以消費者的角度會覺得他們怎麼可以這麼早下班、行政程序慢到很生氣...在歐洲半年我都已經爆氣過不知道幾百遍了!因此反面來說,歐洲員工真的超級幸福。
無論如何,就算不同環境下家庭教育、學校體制、社會期待都會有所不同,但我覺得唯一不變的都是要學會「自發性的為自己思考」吧!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考量,但那些考量之中絕對不能沒有自己。
【兩年前後,在荷蘭在台灣】